「温暖的印章」

2021.08.25

上周日,孩子参加初中的入学分班考试,问了一下他语文测试的作文题目什么,回答是「温暖的……」

昨晚,突然想起来这个题目,于是问孩子他写的什么内容?一开始他让我们猜,说与我有关。后来告诉我们,写的关于一枚小小的印章的故事。


暑假期间收拾房间时,在一个放我的杂物的抽屉里,我发现了印章和一些印石、以及篆刻刀和工具(好像买来就从来没用过,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采购的了)。

其中有前些年好朋友送我的铅字组合印章,还有我们一起不知道在哪里旅游的时候请人刻的藏书闲章,另外还有一枚年代最久远的印章,那是我自己刻的。

大概可能是在高中的某个暑假,闲来无事,不知道哪来的兴致,自己买了石料和刀具刻了这么一枚章。印章上只有两个字,是爷爷给起的学名,虽然没正式用过。

篆书加上石刻,印出来的字确实挺好看,虽然我的技术很拙劣,但是自我感觉还不错。后来带到了大学,同学们看到后也有些羡慕,于是在一个大学暑假给好朋友也刻了一枚,虽然技法依旧拙劣,但好像没人觉得。

这两个印章就是我这几十年的唯二作品了,之后再无。也不知道是在哪年,我又买了这一堆石料和工具(学生时代的工具放在家里,老妈好像还一直没给我扔掉),但都没有用过,就一直放在抽屉的角落里。

为了让孩子在假期远离电子产品,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少看手机,所以经常拿本书或杂志装模作样。这回看到篆刻的工具,又有些心动。于是,对儿子说,我给你刻个章吧!

儿子满心欢喜但又心存怀疑,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没发现老爸还有「雕刻」的技术啊!

到底刻个啥字呢?三个字的名字都刻上太难了,两个字的比划了一下也觉得有些复杂,只能一个字吧。名字最后一个字又过于简单,于是就选择了名字的中间字,同时也有比较好的寓意。

用砂纸磨平石块,然后在平面上写上要刻的字的反字。现在的工具很丰富,比以前好多了。那时候找一个字的篆书还要去翻书法字典,然后反过来写上去。现在手机的小程序,随手一查,各种字体应有尽有,截图翻转,照着画上去就好了。

以前看人家篆刻的视频,觉得都那么轻松简单,刀如笔一样在石头上游走,蹭蹭蹭几下子就出来样子了。可是到了自己,随便在上面弄个划痕都感觉十分费力。

不过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种全情投入的心流状态倒是好久没有体验了。精神都聚焦在这个小小的刀尖上,心无杂念,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投资是否赚钱等等,此刻都一概抛在云霄之外。

男人专注的样子很美,但也只是那一会儿,搞了几下,手指就累的不行了。休息一会儿再搞几下,一会儿又累了。反复了几次,大概刻了半个字的雏形,心情有些浮躁了,就停下来了。

刻字的过程中引起孩子的关注,一会儿跑出来看一会儿,还不断赞叹,孩子真是天真啊!虽然半途而废有点不负责任,也对不住孩子的期待,但还是搞不下去了。

接下来的一周,儿子偶还是会提起,什么时候继续给他刻印章,我都是敷衍了事。不过,正好朋友圈里有一位书法老师,正好发布了几个篆刻基本功的小视频,还是认真看了看,学到了一些基本的要领。

在另一个周末,我终于又拿起刻刀和半成品,继续费力雕琢。这次无论如何,不管好与坏,一定搞弄出样子,算是有个交待吧。

还好,一鼓作气,终于算差不多了。其实,我的水平自己很清楚,只是在完全不懂的人看来好像还行, 但根本算不上篆刻,自己瞎刻而已,意义大于艺术本身。

孩子自然是很高兴的,有了自己专属的印章,可能那一刻他感觉到开心和温暖吧,所以才有了写作文时想起了这个素材。


作为家长,其实有时候是很惭愧的,经常跟孩子强调我们小时候没有电子产品时学习多刻苦,但是现实中的自己却随时随地拿着手机刷着无聊的信息,还美其名曰处理工作。

我们小时候虽然没有电子产品,但一样有童年的欢乐,而且明显是多于现在的孩子的。而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好像没有其他更多可以做的事情,在这个内卷的时代,父母的焦虑不断往孩子身上传导,让他们丧失了很多本该属于自己年纪的温暖记忆。

一枚小小的印章,自己的处女作在将近三十年后还完好无损,还依旧会使人联想起曾有的少年时代记忆。同样,给孩子的这枚粗糙的印章,希望也凝结着一点父爱,在多年后孩子拿起时,依然记得曾经那温暖的瞬间。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