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定算是读过很多书的人,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觉得自己读过很多书,因为大多数时间我们所谓的读书都是在用来应付考试,并没有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当然,也会有少部分人,得益于家庭的熏陶或自发的兴趣,会阅读很多课本之外的图书,如果还能在应试教育中游刃有余,那这样的人生一定会很丰富多彩。
我的学生时代属于那种基本上一本课外书都不会主动读的人,除了偶尔的报刊、杂志之类的,虽然也算是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但只知道为了考试好好学习,却忽视了自身主动自发地学习。
因此,现在回想起来总会有很多遗憾,不知不觉中荒废了很多美好时光。尤其是在美好的大学校园中,那正值美好的青春年华时,也不知道都干了些啥,怎么就那么轻易荒度了光阴?
工作以后就更不可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好书了,除了看一些为了掌握工作技能自己补习一些必要知识的图书,也基本没有再主动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即便是作为读书人,也会偶尔买一些书,也大都是一些随波逐流的畅销书和实用书籍,纯粹将读书当成了一个快速汲取知识的工具,但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后来,空余的时间多了一些,也陆续买过一些别人推荐的好书,但大多书也是摆脱不了放在角落里吃灰的命运。电子书盛行之后,先后购买过两个 Kindle,虽然还不至于沦落到盖方便面的地步,但也是逃脱不了长期闲置的命运。即便偶尔会读一些书,我也会以实用型的书为主,比如曾经迷恋中医那段时间,都是看一些养生类的书籍,而理论类的则买了就搁置到一边了。
虽然书籍不是获取知识、丰富内心精神世界的唯一载体,比如电视、电脑、互联网也同样可以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书籍的作用却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我喜欢听一些播客来获取知识,也用语音智能听过书,但还是不如眼睛看吸收得好,因为只用耳朵听,很容易走神,而那部分内容就略过了,也许可能错过了重要内容,而看书则不会,可以反复来回看,可以仔细看也可以粗略看。另外,文字虽然不如视频或音频那样表现得丰富,但却可以激发人的想象,更利于引发人的深度思考。
能够直接获取知识的实用类书籍固然好,但文学类的书籍同样会给人更好的启迪,尤其是一些有着独立思想的作者的书籍,更容易给人以启发。因此在读书的选择上,不宜功利性太强!
每一本书籍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也都来之不易,相比较网文来讲,肯定会更具有内涵。因为发表的渠道越困难,内容经过层层筛选后质量相对就会越高,比如互联网是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渠道,随时随地可以发表,虽然内容丰富,但质量就会参差不齐。如果想通过传统渠道出版一本书,则就没那么容易,作者会非常用心地写,而出版社也会精心挑选,经过层层把关质量一般都会不错。
读书又是非常便宜的一件事情,几十块钱买来的一本书,可能是作者数年研究的成果,也可能是积累多年的思考、反复修改的优秀文章,对于读者来说是十分划算的。更何况,现在还要很多免费的电子书资源,即便不需要什么成本,都可以读到那么多有趣的内容,何尝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古人讲,「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我们不断追求物质财富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真正的财富都在承载宝贵知识的书籍里。
我只是最近读了一本长篇小说而已,就已经体会到读书的乐趣,相信读更多的书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收获,我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