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作业」

2025.07.19

上学的时候,记忆中唯一一次抄作业,是在大一的时候。那时候,学习高数对我来说有点困难,有一次课的内容实在没搞明白,作业自然不会做,最后不得不抄了别人的作业。

除此之外,我好像再也没有抄作业的记忆。上学时候抄作业,我认为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也是对自己学业的不负责任。

但现在,「抄作业」这个词有了新的含义,不再是学生课业方面的专属词汇,而是参考或拷贝被人想法的意思。因此,这个词也就变成了一个相对中性的词汇,并不完全是贬义。

比如,现在小红书很流行,很多人也愿意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像是旅游路线、热门餐馆的点餐攻略等等。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按照人家做好的攻略,COPY 一份即可,有时候可能是一种最优的选择。

前几日,我的浅色手机壳有点脏了,用了几个月我也有点审美疲劳了,于是想着换一个。但是换什么样的好呢?我在拼多多上选来选去,也拿不准主意。主要是在职场,不能弄太花哨的,而素色的我基本都用过了,没用特别让我惊艳的。于是,我想到了「抄作业」,我去看看别人用什么样的就好了。于是,在开会的时候,我留意了一下大领导、小领导的手机壳,居然都是那种透明壳,看起来既没有掩盖手机原来的质感,又起到了比较好的保护作用,也算是一种简洁的做法。我立即采购了一款透明壳,用上之后觉得还不错,自己暗自高兴这个作业抄得好。

现在去餐馆吃饭,我都是习惯打开大众点评,看看商家提供的套餐。这种套餐除了价格比较实惠一些之外,也是给做了很好的搭配,也会融入餐馆自身的特色菜。我觉得点套餐省心省力,不用费脑筋研究什么特色菜,以及考虑做一些搭配,这种直接「抄作业」的方法我感觉不错。

最近一份工作加入了一家集团新成立的子公司,公司成立伊始,各种制度、方案欠缺,急需补齐。如果每个制度都要从零写起,真不知要研究到猴年马月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参照集团或其他子公司的相关制度,略微修改,直接拿来使用,稍作优化就已经很好了。这种「抄作业」的方式快捷高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也不叫偷懒,叫做擅于走捷径。

生活中的这种「抄作业」方式,可以带来很多便利,用好这个工具,可以为我们节省好多时间。

接受「抄作业」这种方式,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愿意学习和接纳别人的经验,而不是固执地认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研究和亲力亲为,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这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是如果什么事情都自己做的话,那一定会活得很累。

但是,「抄作业」并不是让我们懒惰,拒绝独立思考。「抄作业」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完全照搬,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借鉴别人的长处和现成的模板,但也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案。

现在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时候甚至信息过载,针对同一项事务的攻略可能有多种选择,这也考验我们的辨别能力。找到质量高的作业抄一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抄吧,抄吧,不是罪,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抄好别人的作业,过好自己的生活!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