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参加的微信读书「 365 天阅读挑战」活动顺利完成,最终获得了一年付费会员资格以及 500 书币作为奖励,我付出的是当初 50 元(赠送一个月会员资格)以及一年以来每天不间断的读书打卡。
挑战活动的规则也挺简单,一年以内读书打卡至少 360 次,总阅读时长不低于 300 小时。初看规则,感觉还是有一定挑战难度的,基本上每天都要读书,而且读书的时长也不短。
刚开始参加时,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付出和努力,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自然形成了习惯。回顾这一年的收获,我觉得重要的并不是获得什么物质奖励,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让我建立起了阅读的习惯,这对我来说十分难得。
这一年来,我建立了一些自己适用的阅读规则,可以保证完成打卡任务。
首先,我习惯在手机「提醒事项」里建立任务清单,平时需要完成的事情都会记录在里面,有些周期性的任务设置一次就可以定期进行提醒。微信读书这个任务我就设置成了每日重复,我在手机桌面拉出来了小方块插件,完成了就点一下,每天临睡觉前都会看一眼,如果有没完成的任务就尽快完成,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定时提醒。
第二,要充分利用好微信读书的规则,除了常规的看电子书之外,听书也算时长,而微信读书的 AI 人声赛还是挺逼真的,听书也会让人觉得很舒服,还不耽误做别的事情,比如走路、运动等等。另外,微信里面还有有声书,真人朗读效果更好一些,还有各种音频节目,甚至相声小品之类的,这些都算阅读时长。另外,微信读书里还将微信生态里的公众号阅读功能整合了起来,可以直接在微信读书订阅公众号和阅读,同样算阅读时长。我现在就是将每天都要阅读的几个常用公众号订阅在了微信读书里,反正都要阅读,在微信读书里阅读还算读书时长,一举双得。
第三,没有开通会员时,可阅读的书目有限,大部分只能阅读开头的部分内容。当然,可以导入自己的书籍,但是后来微信读书更新了规则,非会员每月只能导入三本。其实,每个月能深度阅读三本其实也不少了,可是后来微信读书又取消了非会员导入图书的阅读功能,就只能看文字了,确实有些不方便。但是,微信读书也有每周打卡,只要每周坚持阅读 7 天,阅读时长 5 个小时,就可以拿满奖励分,这个其实在完成年度打卡的同时也就把每周打卡完成了,当然还可以同时参加 21 天阅读挑战赛,以及月度挑战赛等等。每周打卡完,就可以选择领取书币或体验卡时长,我一般都会选择书币,然后用来购买我喜欢的书籍,这样其实足够我阅读的了。
现在,我每天早上到公司的第一项任务,并不是上网浏览新闻,而是打开微信读书,阅读我订阅的公众号更新文章,基本上阅读一两个就能完成当日阅读打卡任务。
在跑步或散步的时候,除了听我喜欢的播客或「得到」之外,我也会拿出部分时间听微信读书里面的书籍,基本上两三周差不多就能听完一本书,然后用打卡奖励的书币继续购买新的书,这样下来循环往复。
当然,有时候我并不能保证每周阅读 5 个小时,那就只能为了完成打卡,凑一些时间了。这个工作一般在周末集中完成,打开一个订阅的公众后让其朗读,可以按照文章更新顺序一直读下去,凑满时长其实也很简单。
也许这个方法算是作弊,但是偶尔听上几句,也总归有所收获。换一种说法,即便心不在焉地播放一本书,断断续续听到零星的内容,也总比一直刷毫无营养的小视频强太多了吧!
过去的一年由于我主要是居家生活,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读书、听书,所以完成打卡任务并不觉得难。这两个月上班之后,通勤时间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上班偶尔也可以读一会儿,所以也不难完成每日任务。借助打卡这个动作,让我培养起了读书的习惯,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因此,犹豫了两天之后,我继续报名了新的 365 天阅读挑战,我希望借助这样的形式,适当约束自己,让自己时刻不忘阅读,我想这绝对会让我受益终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