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次的理发是男人必备的节目,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关乎男人的形象和面子问题,所以有一个靠谱的理发师很重要。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提供理发的场所,往往鱼龙混杂,服务标准不一,还存在乱收费、等待时间长等等问题,服务体验很重要。
小时候理发很简单,小孩子不讲究,平时家里大人或邻居帮忙剪一下就可以了。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我记忆里是爷爷带着我们几个孙子到集上理发,也算是个美好的回忆。
后来到了城里,在我上大学离开家之前,一直是妈妈给我理发,想想也是蛮幸福的。家里是那种手动的推子,经常要上一下机油,但还是经常有闸头发的痛苦体验。
上了大学,一般就是在学校澡堂子的理发店理一下,记得那里的师傅很麻利,基本上几分钟理一个,等待的时间倒不是很长。读研期间,到了东北,有一次跟一个大哥同学想去外面理发店剪头,才知道理发店里不光理发,还能洗头和按摩。我们推门而入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年轻的姑娘给一个大哥按摩手指,我们俩以为进了黑店,吓得赶紧转身落荒而逃。
工作后,每个月一次的理发到过不同的理发店,有街边的五元店,也有二十几元带洗发服务的小店,后来开始到一些连锁的理发店,价格也越来越高。
时间久了,就会有熟悉的师傅,一般理过一次满意的发型后下次还会习惯性地找他,那时候还不习惯称 Tony 老师,都是几号几号的。我曾经在一次心情不好的情况下,去了一家理发店,理发的师傅给我理了一个新发型,让我心情瞬间恢复,于是就锁定了这位 5 号师傅。
5 号师傅的手艺不错,服务也比较细致,因此他也一路晋升,我伴随着他从发型师晋级到总监,当然价格也一路飞涨,从最开始的几十元到一百几十元。还有一件苦恼的事儿,就是每次时间不是那么好确定,有时要等很长时间,有时洗完头湿漉漉的一直等待很难受,又耽误事儿。
虽然可以通过电话,后来是微信预约,但是总有那些不讲规则的人插进来,5 号师傅有时候也为了多点生意而不守时。如果赶上春节前或二月二这种日期,那种等待也是一种煎熬。
另外,传统理发店还有会员机制,经常鼓动客户办理各种充值,推销各种服务,接受吧不需要,拒绝又要费一番口舌,有时候把理发的心情搞得很糟糕。
后来,理发行业终于迎来了互联网的改造,最开始的 Q 发屋,只理发,不洗头,没有其他消费的模式终于打破了那些隐形消费陷阱。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优剪,终于带来了更加简单、舒适的理发体验。
它的连锁网点很多,可以线上查找,然后在手机上预约,可以看到每位师傅的价格、客户的评价以及图片展示,尤其是排队系统设计得很好,服务的时间也很标准化,可以根据预估的服务时间安排自己的行程。
这种模式解决了很多传统理发店存在的痛点:
- 没有了烦人的推销和隐形消费;
- 不用洗头,不用生硬地和洗头小妹聊天,店内环境卫生好;
- 自由选择理发师傅,服务时间确定,不用漫无目的地等待;
- 服务流程标准化,来之即剪,剪完离店;
- 线上支付方便快捷。
这算是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成功案例。当然,也许还会有人继续留恋之前理发店的模式,让他继续选择好了,反正对我而言,一旦体验了这种新型模式,就确实再也离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