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上班已经两个月了,我开始怀念曾经的自由生活了。
其实,来上班之前,我做过深入思考,就重新上班后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内心进行过预演,我当时觉得基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事实上,我现在也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问题,只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职场生活,刚开始的工作激情开始消退,难免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出现这种情绪的可能原因,是在工作中遇到了当初无法预料的一些事情或工作状态,也许这本是之前在职场工作时也遇到过的,但是早已被我已经忘记,现在重新被唤起,我需要重新面对和释怀。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管理方式和文化氛围,这是肯定的,当然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如意的方面。比如,在目前这家公司里,国企的氛围相当浓厚,而且比我八年前在的时候加强了很多。
工作中没有人愿意承担过多的责任,只是做那些躲不掉的事情,好多人在公司一天天地没有存在感,别人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还有更极端的,就是根本没有具体工作内容,每天混日子、靠公司养活的也大有人在。大家也都清楚这种现状,但除了抱怨好像也没有什么解决方式,领导也不愿做恶人,只要大家都过得去,也就得过且过了。幸亏是公司体量大,有些业务资源,能养活这些人,包括闲人,所以大家并没有什么危机感。即便是业务收入下降,大家的薪酬水平下降,但大家还是会比较工作的性价比,只有还可以接受就继续下去,这样也逐渐消磨了自己奋斗的激情和改变的决心。因此,公司的老员工越来越多,不干活的也越来越多。
作为曾经在民营企业奋斗过几年的我,面对这种现象内心往往不能平静,或者觉得不公平。说实话,民营企业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劣势明显,很难竞争过这些背靠政府资源的国企,即便你再怎么努力,也还是很难获得相应的回报,市场竞争中没有绝对的公平。
对于个体而言,在民营企业获得的成长速度还是明显快于在国有企业的,但就性价比而言,肯定是在国企里的投入产出比更高。对于想做事的人,正常情况下,在民企里可发挥的自由空间更大,但付出的努力也更多。在国企里,也不是没有发挥的空间,更多取决于你的位置,能否有足够的话语权。如果你是一个业务或职能的负责人,或者更大的领导,那么可发挥的自由度更大,而且有公司品牌和股东资源的支持,做事也会相对更容易些。但是在国企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也会更多,因为很多时候国有企业已经不像是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而是成为了政府机构的一个附属机构,政府带来资源的同时也施加了种种限制,日常工作必须符合政府管理的要求。
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一部分是岗位职能应该具备的,而还有很大部分就是要应对上级单位的层层管理要求所做,很多工作是毫无意义的,但不得不做,而且可能比正常职责内的工作还重要,这就是现实。
没有工作的时候,羡慕有工作的人,羡慕有节奏的生活,羡慕有固定的收入,羡慕有社会身份。没工作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活得没有价值、生活没有意义,于是向往着重回职场,甚至觉得有份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时最理想的工作无非现在的岗位,一份国企内稳定的工作,一个不错的行业但规模不是很大的公司,一份自己可以驾驭的工作职责等等,好像现在都满足,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如愿以偿。可是,这才过了两个月,我就开始怀疑这种生活的意义,开始怀念过往的自由生活。
人啊,是不知足,还是不长记性?总是要在反反复复中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