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新冠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已经踏上春节返乡的路程,在山东停留几日后,准备继续北上回东北。那时候武汉疫情爆发,大家开始紧张,公司也开始调查回家或春节返程路过武汉的人员名单。
我当时有些犹豫,是不是要继续北上,还是干脆在山东过完年直接回深圳,最后想想家中父母的期盼,还是坚持回去了。
那时候口罩已经很难买到,我只戴了一个御寒的那种口罩,但是感觉极其憋闷,带、戴了一路也真是难受至极,而儿子戴着 N95 口罩,更是勒得难受,几次想摘下,还被我们严厉斥责。
回来的时候,深圳的地铁里人员稀少,大街上也人迹罕至,开春后好像就开始了居家办公的日子,后来才陆续逐次分批复工。那时候,最紧缺的物资是口罩,好在到公司每天可以领一个,感觉那就是最好的防御盔甲。
一年过去,除了偶尔感受紧张的气氛之外,还没有特别的感受,后来口罩能够买到了,也就放下心来。那时候,核酸检测还是要到医院里,每次费用要 100 多块。
第二年,全国开始推行疫苗,每天的宣传铺天盖地,单位和社区不时统计接种情况,也经常收到街道的电话,要求接种,打了一针的催你打第二针,后来又催你打加强针。这一年,基本也没怎么做核酸,偶尔一两次吧,搞得还很紧张。
第三年,病毒不断变异,疫苗好像作用也不大,全国各地轮发疫情,大规模核酸运动开始了,从最开始的偶尔通知全员核酸,到后来的核酸码要求 72 小时、48 小时到现在的 24 小时,每天核酸检测已成为日常必备的生活步骤,否则寸步难行。
大多数人从最初的抗拒、讨厌痛嗓子,到后来默默接受这一切到习以为常,核酸检测的队伍不断扩大,核酸检测点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但检测的手法却越来越敷衍,只有在疫情严重时才会遇到那种狠狠地捅你一下子的医护人员。
原来开放的小区逐渐走向封闭,从最初的快递不能上楼,到不能进小区,以及设立白名单机制非本小区人员不得入内。现在的场景是,每个小区新安装了一个闸机,进入需要扫码,除了是白名单人员外,核酸检测必须是 24 小时以内,否则有家也不能回。原来很方便的网络购物,现在取货越来越不方便,所有的快递、外卖只能堆积在小区门口的架子上,每天在货物堆里寻找自己的快递也是一种痛苦。
有些怀念以前的日子,不用每天都要想着做核酸,网络购物等着在家收货就可以了,外卖也可以直接送到家里,坐公交甚至打车也不用在扫个场所码才能乘坐,不用戴口罩可以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呼吸,可以到全国各地出差、旅行,而不是每次都要先查一下当地的疫情防控政策,总担心有去无回……
于是,人民期盼着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能够彻底改变,尤其看到国外的很多地方,人们已经恢复了 2019 年以前的那种生活方式,更加羡慕不已。但是,人们内心又希望自己生活的国家是安全的,而不能像国外那样疫情频发,虽然口上说只是一个感冒症状,但内心还是恐惧的。
上周末的疫情联防机制新闻发布会备受关注,大家以为大会开完之后国家会有什么新的疫情防控政策,但事实上并没有,于是很多人表示失望,也有很多人开始想方设法离开自己的国家。
客观地讲,无论我们的「动态清零」政策是否科学,但事实上的结果就是最大限度了保证了我国的卫生安全。至于由于这个政策,给大家带来的生活不便,很多时候也是由于各地执行政策的尺度不一造成的,有很多是人为的因素。
但是,如果把原因都归结为基层执行部门,好像对他们又不大公平。对于他们来讲,上面的政策肯定要执行,而且不能出事,因为一旦出事就面临着官位不保,所以他们的选择只能是更加严格管控,造成了现在层层加码的局面。
解决目前的这种困境,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大智慧,如何能够在保证「动态清零」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而作为普通百姓,除了偶尔抱怨几句,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只能自己提前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实在不满意的只能选择离开,也有可能在对基层管理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一起起来反抗。
无论怎样,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守则,无论是国家的政策,还是个人的抗争,都是为了生命的尊严,无论哪一方突破了底线,最终都会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