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要说港股市场上最热门的科技股,非小米集团莫属。在这一波上涨行情里,小米集团股票从最低 8.31 元一直涨到最高 59.45 元,涨幅 615%,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一度取代了港股科技龙头腾讯的地位。
对于小米这家公司,我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从其最创立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也算是小米产品的忠实粉丝。我购买过手机,也抢过小米电视,很多家居用品比如饮水机、监控摄像头、插座也用的小米品牌,我也高价尝鲜了小米音箱,目前也一直用着其生产的 4K 显示器。
小米出品的产品能够满足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需求,而且有一定的设计感,价格也不贵,是日常消费的理想选择。
我投资小米股票大概是在 2021 年 3 月 30 日,小米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之后。当时我觉得这是小米集团的重要战略转型,况且电动汽车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小米会在这个领域大有作为。于是,在股价大概 26 元附近我陆续买入了一些小米股票,并一直持有。
可是,自从我买入后,小米的股票价格就一路下跌,最低到了 8.31 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后悔,也一直抱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股价会涨回来。我当时就想,至少要等到小米汽车正式上市了,再来决定继续持有还是割肉离场。
2024 年 3 月 28 日,小米汽车 SU7 正式发布,当时股价在 16 元左右。我虽然不是很懂车,但是小米汽车在外形设计上令人眼前一亮,价格也比较亲民,当时大部分人都觉得小米汽车能成。
不过,作为公司第一代产品,很多人对于小米汽车的质量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因此,当时也有另一种声音,就是不要做尝鲜者购买小米汽车,而是将购车资金用于购买小米的股票。等至少一年之后,小米汽车性能稳定了,经过市场检验了,此时再拿出当初购车的钱购买股票的盈利买车,可谓一举两得。
事实证明,如果采取这个策略,应该是成功的。这也说明,当时无论大家是否真正看好小米汽车,对小米这家公司是认可的,也看好其未来的业务发展能力,认为股价一定会上涨。
人们对于小米这家公司的认可,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公司的领导人雷军。虽然有很多关于雷军的段子,也有很多早期创业的视频,以及一些糗事,但是这些年来雷军的形象越来越正面,尤其是其向母校捐款 13 亿元之后,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起来。
一时间,雷军好像成为了全民楷模,他既可以放下身段和普通消费者交流,为第一批小米汽车车主试驾,弯腰握手并亲自为车主开门,又经常出现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参加两会,也在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的会议上发言。
于是,小米股票的价格蹭蹭上涨,小米汽车的销量也不断传来好消息。今年 3 月份,小米汽车发布 2024 年年报,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均创历史新高。雷军在微博上称其为「史上最强年报」,并强调这是「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全面落地的成果。
小米的市值突破万亿,雷军一度成为中国首富。此时,市场上也开始有不同的声音,提示大家控制投资风险,小米股价过高。我在 56 元的价格卖出了 6 成持仓,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以来收益率最高的一笔投资。
其后,小米集团出台定增方案,开始在股价高位时融资,导致股票价格有所下调。更糟糕的是,3 月 29 日,安徽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事件,牵扯进了小米 SU7 汽车,成为了热门舆论事件,目前最终调查结果还未发布,但是对小米股价和小米公司的形象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如果在小米出台定增方案时,或者车祸事件发生时,你已经清空了持仓,那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俗话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对于前期已经涨幅很大的股票,当出现负面消息时,第一时间出手是最明智的选择。
如果你像我一样,没有那么强的市场敏感度,而且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还是看好,那么可以再留一留,看看后续事态的发展,不建议在恐慌已经发生时随波逐流抛售。
小米的公关能力还是一流的,况且雷军本人的亲民形象也有助于阻止车祸事件恶性发展。但是,核心的关键还在于小米汽车的技术是否真的有问题?如果是行业普遍情况还好,如果是因为小米汽车开发周期短、技术积累不够造成的,那么将会对小米未来的发展是致命打击,应该在真相公布后第一时间清空股票。
最后说一点,对于我自己,可能也不会长期持有小米集团股票,虽然我持有的数量并不多。为什么?我上次偶尔看了一次雷军的直播,请了小米汽车的车主到公司食堂用餐并交流。他们请的客户都是有几辆汽车、玩车的那种,雷军也一直在强调小米汽车的速度、急停等等对于玩车人群的刺激体验。我觉得,小米在汽车这个产品上已经和当初起家时其他产品的定位有所不同,不再是大众的、性价比高的、亲民的产品,而可能是成为小众人群的极致体验产品。这可能是小米定位的转型策略,但对我来说,暂时有点看不懂。所以我会在近期在形势明朗时,清空我最后的一点小米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