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味蕾有时候是很奇怪的,可能你昨天吃的午饭是什么味道今天就记不起来了,而许多年前在童年吃的某个美食的滋味甚至会终身难忘。
也许是因为童年时期物资匮乏,能够吃上好吃的东西的时候确实比较少,所以会记忆深刻。但事实可能并不完全是这样,儿时母亲做的很普通的一道饭菜的味道有时也会记忆深刻。
我记得小时候,在东北沿街叫卖的豆腐,热腾腾的,在冬天冒着热气。听到卖豆腐的叫喊,人们纷纷下楼,拿着盆或碗来装豆腐。记得母亲给我们做的新鲜的炒豆腐极其美味,加上一点点辣椒油,好吃的不得了。多年以后再回想起来,也是那种香香的、软软的味道,好幸福的感觉。
天气变冷了,一大早不想喝茶,就想着喝点什么饮品,想起了我国传统的豆浆。记得儿时有一种豆浆晶,有时会冲来喝,于是回想那个品牌。居然这个品牌还一直存在,于是网购了三包。当昨天打开包装,加上热水冲泡,那味道依然是熟悉的、那种特有的甜香味,跟其他任何豆浆感觉都不一样,又是满满的回忆。
现在是国货复兴潮,我们也有更多机会寻找儿时的味道,尤其是互联网购物也提供给我们方便。儿时喜欢干吃的华丰方便面,依然可以买得到。儿时喜欢的五香瓜子,也可以找到类似的味道。最开始喝的茶是金猴牌茉莉花茶,就以为那就是茶叶的味道,现在还可以买得到,还是那个味道……
在购物网站,搜索「儿时味道」,可以找到很多童年时的食品,承载的都是快乐的记忆。
食物的味道这个东西其实并没有高低之分,之前经常有人争论中国八大菜系到底那个更好吃,甚至有些地区的人不服,还弄出个第九大菜系等等。其实,老话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很有道理的,味道这个东西见仁见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因为味道完全是个人的感受,不会像食物的营养成分那样可以划分,吃的味道完全就是一个感觉。还有就是,食物的味道和品尝人的心情相关,与处境相关。
比如,处于极度悲伤状态的人,即使是来一桌满汉全席,也并不觉得美味。而多年离家后,母亲做的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可能就是人间最好的美味。所以,像「珍珠翡翠白玉汤」这样的传说,其实也很真实,即便是皇帝,吃惯了山珍海味,在极度落魄和饥饿中,有一碗热乎乎的剩菜剩饭也觉得是终身难忘的食物,毕竟那是救命的一顿饭。
儿时的味道虽好,但也不要因此在追求美味的道路上停滞不前。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饮食文化丰富,有很多可以尝试的空间。也许,在某时某地,你会吃到更能令自己心旷神怡的食物。
饮食之所以可以成为文化,也是因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便有美食家尝尽天下美味,但他的言论你也可以一概忽略,因为毕竟那是他的胃,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感官,只有自己亲自品尝到并喜欢的食物那才是最好的。
在饮食上的品味,并不是花多贵的价钱,吃多贵的食材,或在多高档的餐厅就餐就是品位高,而是因时、因地、根据自己当时身体状况,选择的适合自己的食物和自己内心想吃的食物,吃起来才是最舒坦的,也是最高的品味。
说起来,吃真是一门大学问,但它是属于自己的学问,别人的研究和体验永远代替不了自己。所以说,在吃的问题上,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