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公司差异大

2025.06.29

重新上班有三周了,大部分时间我都在闷头干活,基本没有摸鱼的时间,还是比较忙碌的。当然,我也开始慢慢熟悉了公司的一些情况,以及人员的情况,有时感慨不同公司的差异确实还挺大的。

上周我拿到了公司花名册,一开始没在意,后来有时间看了一下大家的学历,有点震撼到我了。一堆国外学校,我不大了解,就不说了。国内叫得上名字的学校,其中 TOP2 的有几个,我认为的 TOP5 名校有一大堆,令我惊奇的是我们一个在外部看来基本是打杂的一个部门,竟然也藏龙卧虎,至少 3 个人都是顶级名校,这让我这个 985 中下游学校的毕业生感觉有些自卑。

其实,之前我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也对这些信息不大敏感,大公司里学历高的人很多,TOP 级学校出来的也不少。直到我离开 GS 到了 YC 之后,这是一个行业中游的民营企业。我到了之后的主要任务是搭建团队,在我招聘的过程中我发现,怎么见不到什么太好的学校毕业的,无论是新招的还是现有的员工,好像 985 学校的都感觉很少。而到了下一家行业末尾的小公司 YT 之后,我就更惊奇了,甚至连个正经本科大学的都很难遇到。

不同公司的差异还真是很大,一方面小公司吸引不了好学校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即便这些人来了,可能也待不住。而在大公司,无论内部管理水平怎样,至少公司在行业的地位靠前,总会令人觉得这份工作还算体面,于是也就留了下来。

人力资源岗位的一个重要是招聘,在 YT 这样的行业尾部公司,招人很难,能找到一份合适的简历都觉得不大容易。在 YC 这样的行业中部公司,当时由于是民营企业,机制比较灵活,偶尔还是能够找到一些人才,但基本上靠较高的固定薪酬,但很多高素质的人才稳定性很差,待了不长时间就离开了。其实,我刚去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反差,不是说没有名校学历的人素质就差,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不错,不同层次学校毕业的人差异性还是比较明显的,人还是喜欢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在一起工作。

而在行业头部的公司工作,招聘好像就不是什么难事儿,甚至工作的重心都不一样。首先,这里基本上不缺人才,公司人员有一定的冗余度,毕竟靠业绩支撑可以养得起多余的人。其次,即便有招聘需求,找到合适的人也不难,招聘的核心工作不是去费力找寻合适的人,而是在于如何选择以及履行招聘流程的处理。第三,更多的时候,不断会有不同关系背景的人被塞进来,而且是只能进不能拒绝的那种,所以公司很少有缺人的时候。

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公司人员的一定冗余,公司内部必然有一部分没有什么工作量混日子的人。这样的情况除了是有背景的人外,还有一部分是躺平的老员工。国企大公司人员流动率不高,有很多从毕业干到退休的人,在同一个岗位工作十几年的屡见不鲜。这必然让员工产生一定的职业厌倦感,但是国企内部的晋升机制不完善,可能很多年工资和级别都不会调整一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然不高,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工作,时间久了可能还有新员工分担一部分工作,老员工逐渐就没什么事儿可干。还有一部分干脆拒绝成长,变成那种刺头员工,领导都不好给安排工作,慢慢地就没有了实质工作,就成为了一个闲人。

我发现公司里的闲人还真是不少,除了以上情况外,还有工作安排和沟通的原因造成的。比如,招聘的时候公司是按较高标准招聘的,但进来之后实际没有这样的岗位安排。也有重用过一段的员工,由于能力没跟上或哪个领导觉得不行,又被晾在一边,最终都成了实际没有什么工作的人。

大公司看着外表光鲜,其实内部的管理水平很差,这一点确实不如一些比较市场化的民营企业。大公司内部员工很少沟通,领导和员工也不沟通,部门间也不沟通,协作也很难。很多时候,大家需要猜测公司的意图,公司缺少正面积极沟通,大家在这样所谓的默契中维持着一种表面的和谐关系。员工不会考虑为公司负责,有时候也放弃了自己成长的欲望,而领导更不会过多考虑员工的感受,只求表面和谐,自己地位稳固即可。而整个公司的领导层由于是上级委派,几年可能就要换一轮,大家都想着只要不出事儿就好,很少有真正的实干家和改革派。

在 YC 公司时,我有次曾和一位同事共鸣,我们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公司就是发展不起来。确实,能做的我们都做了,但是我们只有努力,没有资源,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很难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最终这家公司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坚持,重回国资控股的怀抱。虽然企业文化氛围变差了,也没有了积极向上的创业精神了,公司业绩反而变好了,因为背靠大树好乘凉,大股东一句话,就可以带来不少业绩,市场就是这样的。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也有因果联系。虽然国企业绩好,不用太多拼搏,但实际上员工的待遇并不高,因为从上到下都执行限薪的政策,求稳定就不能求收入,想追求收入就要到民营企业,但那就要付出不止多少倍的努力。

没有哪一个公司一定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也适合不同的公司。我庆幸没有像现在公司有些人那样在一家公司待一辈子。虽然我算是回到原来的公司,但中间的经历并不是没有意义,相反我觉得意义重大,只有经历过,才能更全面看待现在工作的意义。如果我一直在现在的公司工作,我想不会有今天这样好的心态,可能每天活儿不多,但活得并不开心。

工作的意义不是公司和岗位赋予的,而是自己赋予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就会有怎样的心态。人生到底活的其实还是一个心态啊!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