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我们经常会讲到「体制内」这个词,这是我们对包括了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系统的人员的统称。体制内的官员是流动的,但是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会有所不同,如果体制内的官员脱离体制创业,我们称之为「下海」,这是那些年很流行的词汇。
改革开放政策让我国的民营经济有了蓬勃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民营企业,正是这些民族企业的存在,扩大了我国企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搞活了我国整体经济活力。
最近这些年,我们又开始强调国企的力量和担当,我国一些重要的行业还是以国企经营为主的。毫无疑问,国企目前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国企手中掌握着重要的国家资源,在市场竞争中也有天然的优势。近些年,也出现了和「下海」逆向的回流现象,一些优秀的人才开始回归到体制内,目前也有一个词称呼这种现象,叫「上岸」。
我曾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工作过,包括国企和民企,好在我所在的国企处于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我还是感受不到人们经常说的国企那种僵化的体制的,感觉大部分国企其实也和民企一样是积极拥抱市场竞争。但是很多时候,在国企的顶层设计和公司治理方面,由于要接受国资或政府机构的领导,就会出现一些非完全市场化的管理方式。比如由于国企高管限薪导致的十分严重的薪酬倒挂现象就非常普遍,虽然也容易理解,因为不同层级的人员要走不同的发展路线,但这并非是一个市场经济的行为,也容易造成很多内部矛盾。
最近五年,我一直在民营企业工作,充分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以及机制的力量。客观讲,民企在市场竞争中还是有一定的劣势的,主要是资源禀赋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因此这些年来也一直寻求与国企的合作,力求达到资源和机制的优势互补。于是,公司和不同的国企组建了几个合资公司开展业务,在业务发展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但是在管理过程中,由于理念的冲突,还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国企有自己的一套管理体制,对于其子公司也想延续相应的管理方式,所以有时要求的管理动作过多,对日常经营管理事务插手过多,增加了很多管理成本,这也超出了作为一方股东的管理权限。而对于公司的经营决策事项,经常不会按照市场化方式在合资公司内部决策解决,而是需要再上升到双方股东去分别决策,而一旦涉及到国企的决策流程,就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各种部门的审核以及各类会议及审批流程特别繁琐,甚至有些事项要上升到党委会、董事会去决策,感觉在国企找不到一个真正负责的人。这样的决策好处是严谨,不容易犯错误,但是这样低的决策效率,经常会导致错失很多好的市场时机,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
所以现在我有时觉得合资公司就是个四不像,合资公司受到的约束更多,还不如单纯的国企或单纯的民企那样简单,不同体制的机构合作都想利用对方的优势,可是又时刻提防着对方,不同的体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一方一味的迁就和让步并不是最好合作状态,因此最终双方很难真正融合到一起。
民企不要总想着自己机制灵活,只要有资源加持就可以大干一番。国企也不要总想着利用民企的狼性充分去开发增量市场,不动自己现有的蛋糕只靠品牌就能开疆扩土。想象都只是美好的,门当户对有时才能和谐共处。
国企和民企到底该怎样合作?感觉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只能摸索着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