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春天到来了。人在一年伊始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新的期望。我在这个时候,有点想摆脱现在有点躺平的生活,蠢蠢欲动地产生出想再找些事儿做的想法。
一般春节过后,人才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波人才流动的高峰,就会出现一些岗位的空缺,这时候也是招聘的高峰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觉得现在的就业市场还是并不乐观,照比去年大多数时候,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
我觉得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大家换工作都已经比较理智,所以,流动性应该比以往降低了很多。当然,市场上也还是有不少工作机会在招聘,虽然不知道信息的真假虚实,总还是有些招聘职位不断更新的。而我自身的条件在这个市场上已经完全没有了竞争力,最重要的原因当然就是年龄。
客观讲,没有哪个企业愿意从社会上招聘一个这把年纪的人来工作,尤其是现在新兴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基本上不会考虑我这个年纪的候选人。所以,我也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里选择,而这样的机会又很少、甚至没有,即便有我觉得自己也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
网上说,如果过了 40 岁还到处投简历找工作是一种悲哀,这个年纪应该退出职场自己去创业,即便去工作,那也应该是靠过往积累的人脉。话说的没毛病,可现实情况是,即便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找到一个工作,合不合适不好说,这要欠别人多大一个人情啊,未来在职场上受到怎样的委屈都不可能像以往一样可以一走了之,要考虑的人情因素太多了。
所以,虽然有点屈辱,我最近还是不断在招聘网站上查找招聘信息,也积极联系。虽然没有合适的工作,我也不应焦虑,要客观理性看待,好机会有时候还真是要看缘分的。
我同时也在考虑另外的可能,就是能够转换赛道。因为这一年以来我已经习惯了自由的生活,还真是不太愿意继续找一个需要每天坐班的工作,所以我向往一种可以自由安排自己时间的职业,我就看了一些兼职的机会。
如果从自己的职业经验积累方面考虑,比较可能的就是咨询顾问和猎头这样的工作。但是,对于咨询顾问这个工作,我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以前,我就觉得这个工作就是靠忽悠,实际上顾问不可能比企业自己更了解自己,也不一定能拿到更多的其他公司的资料来对标比较,主要靠 PPT 和一张嘴来交付方案,遇到不好沟通的甲方其实也挺受气的。何况,现在 AI 发展这么快,很多东西用好 AI 就能解决了,咨询公司内部数据库那点数据可能远不如 AI 给的全面,所以我觉得是个没有太大前途的行业。
对于猎头工作,我还是有点向往的,过往的工作中,招聘是能够给我带来实际的成就感的,也是结构容易比较衡量的一个工作。尤其是,我看到现在的猎头行业中那些顾问粗糙的专业表现,真的觉得自己可以做得很好。但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些,才说明这个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如果拿不到独家的代理,不能迅速匹配到合适的人给到甲方,也是很难在市场上立足的。
做个兼职,广撒网,偶尔成一单就有一大笔收入,想想挺美的,但如果这么简单,那些专职的猎头还为啥那么拼呢?而且,说到底,猎头行业是一个中介,就是利用一些信息差获利。现在 AI 工具的应用,在人才搜索、职位匹配等方面完全可以取代人类,所以想靠这种低端重复的劳动获得收入将会越来越难。
最近,我也在一直关注和学习 AI 工具的应用,我也觉得自己的这个职业必将要和 AI 的应用紧密结合才有前途。所以,我也搜索了目前市场上能够利用 AI 工具的人力资源机构,看看有没有新的岗位机会。但实际上,这类机构更缺少的是 IT 技术人员,对我这种 IT 爱好者根本不会考虑。
我还想看一些新兴行业的机会,比如人形机器人,未来普及后是否需要销售岗位,如果公司技术好,这一定是一个垄断行业。但是,像我这种没有技术的人员,是不可能从事这个行业的。
那么,对于自己熟悉的行业,我是否可以转型做一些销售类的岗位呢?时间自由安排,靠工作结果提成。是可以考虑,但大部分公司招聘这类岗位都是希望带有一定的客户资源,我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积累。从事保险行业倒是可以,人家愿意去培养,也不介意年纪大,但实际上保险那种文化氛围,我已经领教过了,我可不愿意再去每天喊口号、打鸡血。
弄了一圈下来,还是没有探索出适合我的工作岗位。从另一个角度想,我现在为什么还总想着去上班呢?既然已经裸辞在家,又特别享受这种自由的生活,为什么还总想倒退回去呢?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想有一份收入,也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一直还是打工思维。
其实,收入可以靠投资获得,自己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不只是挣钱。如何让自己的生命质量更高,让生活过得更精彩才是最重要的。我一定要警惕,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过去这么多年在职场的抱怨只因为不挣钱这一个因素就彻底忘却了。
人生啊,还是需要不断探索,我也只能在探索中慢慢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