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状态

2023.03.02

最近领导出差,没想到去了一周还没回来,可能要两周。之前领导也是两地办公,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去一次北京不容易,就会待很长时间。

领导除了管我们公司,北京那边还要兼顾,要分管母公司一个部门,以及我们的一个子公司,还要协调北京那边大股东的事情,所以需要经常在北京办公。

这样一来,我倒是觉得蛮好的,至少领导不再深圳时,我们工作的自由度就相对高一些,虽然活不能少干,但是在心灵上是自由的。

经过 2、3 个月的适应,其实,领导的管理风格也基本摸清了。虽然还不知道他要做的一些大的调整会带来什么冲击,但是至少日常的工作模式基本算是稳定了。

和原来领导不同的是,我的工作半径缩小了很多。之前除了 HR 工作外,还要管理大的部门,很多行政相关的事情,都要找我商量,另外就是博士后的管理,也明确由我协助分管,每天烦心的事儿还挺多,而现在这两块儿我都可以不管了。之前的领导用我用习惯了,很多大事小情都习惯安排我去协调,经常要找这个沟通,找那个谈话的,每天忙忙碌碌,还要及时给领导反馈结果,领导也要经常找我谈心,谈业务规划,描绘美好前景。

而现在,这一切都不用了,虽然曾经有些失落,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不受重视了,可是换一个角度想一下,这样不是也挺好的吗?原来不是总抱怨事情太多,干很多不相关的事儿吗?现在难得清闲,只做好 HR 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就好了。

做好领导要求的 HR 范围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不像原来的领导,从 HR 出身,总想着最大幅度发挥 HR 的作用,虽然有时也是赶鸭子上架,但领导是了解这块工作的。而现在的领导管理思维基本还是传统观念,业务领导思维,对 HR 工作基本还停留在人事管理的阶段,招好人、做好考核、发好工资、分好奖金,也就是这些基本的日常事务。

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决策,首先讲求遵守制度,不能做制度规定之外的事情。如果没有制度明确规定,就向上请示,看母公司有没有相关规定,如果再没有,看看同业通行做法,总而言之,就是要有依据。如果实在没有依据的,就需要有明确理由,就是要讲道理,道理说通了,逻辑理顺了,事情就可以决策了。

其实,就这一点来讲,我还是比较欣赏领导的,作为管理者,做任何决策,不能凭直觉和个人喜好,或者朝令夕改,经常变化,必须要讲求一定决策依据和流程,这样才经得起推敲。

领导非常在意自己的职权,关于他自己的任命发文不知看了多少遍,而且通过各种方式要求广而告之。明确了自己的法定地位后,还要求上面的大领导在各种场合为其站台和背书,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在日常管理中,所有权利上收,所有事项都要亲自审批,当然也注重让不同的部门从不同角度发表意见,貌似民主,最终还是要集权。这样也好,领导有这样的担当,各部门就做好自己专业内的事情就好了。

领导工作也很勤奋,经常早到公司,也很晚回复邮件,有些指示还很详细,甚至不惜笔墨,回复一个长篇大论。为了保持自己的绝对权威,有时也会在邮件里表达不满情绪,让大家产生敬畏之心。有些时候,批评又很隐晦,让收到邮件的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具体针对谁,搞得人人自危。于是,各部门之间也不再像以往经常交流,各自守好自己的职责,互相之间除了工作关系,好像也没有了同事情谊,总会担心被别的部门告状,弄得公司气氛有点紧张。好像领导需要这样的效果,大家互相猜忌,互相堤防,就无法形成同盟对付领导,这样领导就永远绝对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工作也就更好安排了。

不得不说这也可能是领导的一种职场政治手段,毕竟人家年纪在那摆着呢,经历的各种职场争斗也很多,这样的方式可能就是他总结后得出的最适合他的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无所谓好坏,上面看最终的业绩成果,下面的人只能无条件服从和适应。我对这样的管理方式倒也没有怨言,不能总拿现在的不好和过去的好去对比,也要回想一下过去的不好,以及现在的可能的好。只要没有触及自己的根本利益,作为一个小公司的中层岗位,只能学会去适应大领导,执行好领导的决策,别无他法。

也许这也是一种更好的工作状态,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及时执行好领导的决策,就能把工作做好,好像这样更省心了。什么 HR 的伟大理想,经营好每一位人力资源之类的目标,此时可以暂时放一放了。HR 工作最终是否成功,还不是公司的大领导说了算,即便做得再好,公司业绩不行,公司不能成为好公司,公司的人力资源必定也不是好的人力资源,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