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今年将近 50 岁的年纪,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黄金期,他现在也发展得不错,担任一家小的投资公司的总经理。
老俞毕业于一个二流的大学,本科毕业以后继续读了硕士,这也算眼光比较超前吧,那个年代研究生还比较稀少,所以毕业以后进入金融行业做了能源行业的研究员。老俞文笔不错,喜欢写东西,所以做了几年研究之后,到了一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办公室,专门为领导做一些研究,写一写报告什么的。
后来,老主任退休,老俞就代理了办公室主任。这一干就是十年,老俞除了能写之外,还精于搞人际关系,虽然手段比较低劣,但精于此道,所以也认识了一些各行各业的大佬。
在一次外部会议上,老俞结交了一个老乡,是一个国企高管,正准备到一个国企金融机构做一把手。老俞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所以自然就巴结得很紧密。正好这位老总没干过金融业务,就经常问老俞一些问题,一来二去两人就混得比较熟了。
其实老俞一直也想干业务,实现职业理想是虚的,想多挣点钱倒是真的。虽然在现在的位置旱涝保收,收入也还不错,但干久了总觉得没干劲了。因为经常在领导身边,他也知道哪个业务收入高,也曾跟领导提过想去业务部门,都被领导拒绝了。
这次巴结上这个老总,他觉得是个机会。当时公司也在发展投资业务,也想寻找一些有国企资源的合作伙伴。老俞趁机把情况给老总介绍了一下,其实这点投资对于这位老总手里掌握的资源来讲是九牛一毛,也觉得是一个方向,就做个顺水人情,和老俞基本确定了合作意向。
这下子老俞劲头足了,也觉得有干劲了,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与国企的合作。公司最终也同意了他的方案,他辞掉了办公室主任的职务,到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担任总经理。
干了业务的老俞,性情开始变了,以前不抽烟、也不怎么喝酒,这回烟不离手,酒桌上也来之不拒。用他自己的话说,以前坐办公室,喝多少酒也没用,又不产生业绩,现在喝了酒就可能带来收入,拼了命也值了。
老俞生性多疑,刚干业务比较谨慎,但又不完全相信自己的团队,团队人员推来的业务机会他都不是十分热情,只相信自己找到的业务机会。时间久了,团队的人没有成就感,最早的一批就陆续离职或转岗了。后面招聘来的人,基本就是老俞自己选的,业务能力没有特别突出的,但有一个共同特征是都比较听话,老俞在公司内拥有绝对的权威。
老俞在花钱方面比较谨慎,甚至有些抠门,他对公司有些成本支出很有意见,慢慢缩减了不少开支。和客户吃饭时,有些他觉得谈不成生意的,就想着能省则省,饭菜的档次就会降一个水准,有时菜都见底了,饭局还没结束,他也不觉得尴尬。
在利益方面,老俞看得比较重,说到底,他放弃稳定职位来干业务,收入还是最主要的考虑方面。第一年,终于和那家国企谈成了合作,也引入另两个小的投资机构,公司奖励了一大笔奖金。老俞将奖励的 95% 分给了自己,甚至为了节税,还有一部分额度通过报销实现的。而对于公司上上下下帮助他的那些人,除了 2、3 个直接帮他引进客户的,其他人都没分到这笔奖金,尤其是他的上司,负责这块业务的领导,都没被老俞考虑在内。
这种性格造成了老俞的格局非常有限,在小钱和小事儿上容易斤斤计较,没有大局观,导致他的公司很难做大,进一步发展。对方的国企业务已经步入正轨,毕竟人家有强大的政府背景,想合作的机构也多,像老俞这种公司基本就只能靠边站了。所以,对于未来的发展,那边的力量基本借不上了,而自己公司这边,也认为老俞的格局有限,且公司已在前期投入了大量资源,也基本不可能再大手笔投入了,接下来只能靠老俞自己的团队了。
虽然前途未卜,但目前老俞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依靠前期的两方股东大笔投入,现在的好日子再维持几年也不成问题。对于未来,老俞也在十分努力地寻找新的资源和机会,每日到处奔波,工作十分勤奋。
不管别人怎么看,从老俞自己的视角来看,我老俞还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我能做的别人不一定做得来,该属于自己的别人也别想拿走,能争取的利益也要多多争取。
几年以后,也许老俞的公司可以飞黄腾达,也许会黯然失色,这些谁都不好说,残酷的市场环境有时也是需要一些运气的,老天是否会眷顾老俞,这个现在谁也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