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时候,总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每天工作到很晚,回家吃完晚饭后的时间感觉特别宝贵,经常到了睡觉时间,总不想上床,因为一睡觉,也就意味着这一天的时间过完了。
即便是周末,又总想着要做好多事,平时积累的事情要做,家里的事情要处理,更烦人的是,有时候周末还要加班处理工作的事情,总觉得时光很短暂。
因此,上班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无法支配时间,生活总是要被工作牵着走,害怕失去工作或者想要做好工作,就要经常舍弃个人的时间,思考工作的事情。
辞职之后,所有的时间都属于自己了,我可以自由支配每周七天、每天 24 小时的时间。
一开始,我觉得十分自由,可以做很多自己的事情。在辞职前,我就给自己列了清单,每天可以做的事情,健身、学习、读书、娱乐、做饭等等。
我当时觉得一天可以做很多事情,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可是,当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节奏慢下来之后,又开始觉得时间其实也没那么多。
很多时候,我觉得一天什么都没做,就过完了。当然,这样倒也没有让我产生负罪感或紧张感,因为过完今天,还有明天以及后天,所以的时间都是我自己的,也没必要那么着急。
唯一能坚持下来的,就是跑步,也得益于家里的伙伴有同样的爱好,可以互相促进。有时候我觉得,每天只要做了这一件事,去跑步 1 小时,这一天就没有白过,就是有价值的。
工作这么多年,身体健康被动造成了很多伤害,我需要有一段慢节奏的生活去调整。因此,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持身体健康,否则我辞职的意义就不在了。
但是,人总是贪心的,工作的时候,总想着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时间自由了,又想着没有收入了,有时候就很焦虑。
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总会有不同的想法,这在你没有到达这个状态时,靠想象是计划不好的,很多时候也不是靠所谓的「自律」就可以得来的。
我曾想象着,有了大把时间,我可以静下心来写作。可事实是,真正有时间了,我就懒得打开电脑,一个字都不想写,就想着在躺在床上刷刷手机。而上班的时候,虽然工作的事情好多,我反而能忙中抽闲写些文字,甚至可以一段时间内保持日更。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包括读书,最近一个月基本没看过一个字。还有学习,一个月前学了几节编曲课程,但最近一个月就没再打开过 B 站了。
我的时间都去哪了呢?
我说过,跑步是坚持最好的,所以每天的重点是去跑步。一般早上出门,因为搬家后周围没有适合的场地,我需要坐地铁或打车去比较远的地方跑步,这至少要耽误半个多小时。
真正的跑步时间一个小时,之后慢走,或拉伸。一般赶在麦当劳早餐 10 点半结束前,去店里吃个营养早安卷,慢慢地喝杯锡兰红茶,这又耗费半小时的时间。
之后慢慢回家,一般会选择公共交通,地铁或公交车,回到家时一般都是中午了。稍微休息一会儿,又要迎接孩子中午放学回家,等安顿好他之后,基本下午一点,可以上床眯个小觉。
到下午两点半左右起床,肚子开始饿了,于是就准备午饭,大概半个来小时,吃完基本就三点以后了。这时候,刚吃饱,总还是要休息一下的,于是刷刷手机,很快就到傍晚了。
以前没搬家的时候,还可以到附近的公园溜上一圈,大概 1 个半小时,搬家之后下午基本都没出门。到了晚上,有时候饿了,再吃点东西,写写日记,写篇钢笔字,打打卡,基本一天的时间就过完了。
等晚上 10 点多娃放学回来,我们就上床睡觉,迎接第二天的黎明。我早上会起的比较早,给娃准备一下早餐,偶尔有时间早上打一套八部金刚功。
其实这一天感觉还挺忙碌的,但细想下来,就是刷手机的时间有点多。虽然我不看短视频,但是最近每天刷推的时间太多,有点沉沦,看多了也觉得无聊,开始有些焦虑。
前两天终于又上火了,牙疼。以前上班的时候,过一段时间就会闹一次,大部分是因为工作的焦虑所致。而时间自由之后,这还是第一次,肯定不是因为外因,更多是对自己状态的不满。
所以,我还是要调整一下每天的时间安排,最重要的就是减少刷手机、看短信息的时间, 每天要有大段的时间看看书、学习或研究点什么东西,这样才会让自己感觉生活更有意义。
之前娃到周末都会去图书馆学习,我也去过一次,虽然效率高,但是我觉得有点累。搬家之后,附近没有了图书馆,找到了一个自助自习室,这是我第二次跟过来,感觉还挺不错的,有时候环境确实也很重要。
从每天上班的状态到现在每天自由的状态,我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探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好在时间有的是,只要保持身体健康,活得足够长,我一定能找到在自由状态下过更有意义的生活的状态!